液氮杜瓦瓶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有哪些?
时间:2025-07-21 14:08来源:原创 作者:小编 点击:
次
液氮杜瓦瓶的设计需遵循多维度标准体系,涵盖材料选择、结构设计、制造工艺及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。以下是核心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:一、国际通用标准ASME BPVC(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)Section II Part B:规定低温用铝合金(如 5083、6061)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指标,要求材料在 - 196℃下通过冲击试验验证韧性。Section VIII Division 1:明确压力容器设计压力、
液氮杜瓦瓶的设计需遵循多维度标准体系,涵盖材料选择、结构设计、制造工艺及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。以下是核心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:
ASME
BPVC(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)
- Section
II Part B:规定低温用铝合金(如 5083、6061)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指标,要求材料在 -
196℃下通过冲击试验验证韧性。
- Section
VIII Division 1:明确压力容器设计压力、温度、应力计算方法,要求内胆与外壳间真空绝热层的漏放气速率≤1×10⁻⁹
Pa・m³/s。
- Section
IX:规范焊接工艺评定(PQR)和焊工资格,确保焊缝在低温环境下的强度和密封性。
ISO
标准
- ISO
11114-4:2018:规定气瓶材料与气体相容性,要求内胆表面粗糙度 Ra≤1.6μm 以减少气体吸附。
- ISO
10460:2018:定义低温容器的绝热性能测试方法,要求日蒸发率(LHeq/D)≤0.05%(容积≥100L 时)。
- ISO
21009:2019:针对运输型杜瓦瓶,规定抗震性能需通过 5Hz~50Hz 正弦扫频试验,加速度≤0.5g。
EN
标准
- EN
13458-1:2002:要求静态真空绝热容器的真空度≤10⁻² Pa,夹层中珠光砂填充密度≥150kg/m³。
- EN
13458-2:2002:规定低温容器的安全阀排量计算方法,要求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.1 倍,回座压力≥0.9
倍工作压力。
GB/T
18442 系列
- GB/T
18442.1-2019:总则部分规定内容器设计温度≥-196℃,外壳设计温度≤50℃,真空绝热层漏放气速率≤5×10⁻⁹
Pa・m³/s。
- GB/T
18442.4-2019:制造环节要求内胆纵焊缝 100% 射线检测(RT),环焊缝≥20% RT,底片黑度需在 1.5~4.0
范围内。
- GB/T
18442.7-2017:针对应变强化技术,规定内容器冷变形量需控制在
8%~12%,并通过水压试验验证残余应力释放效果。
JB/T
6898-2015
-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安全规则:要求液氧杜瓦瓶与明火间距≥20m,氮气杜瓦瓶储存区域需设置氧含量监测仪(报警值≤19.5%)。
- 真空绝热层漏率测试:采用氦质谱检漏仪,要求夹层漏率≤1×10⁻⁹
Pa・m³/s,保冷材料含水率≤0.1%。
行业标准
- T/ZZB
1572-2020:对 6061-T6 铝合金内胆提出抗拉强度≥310MPa、延伸率≥12% 的要求,并规定焊缝需进行 100%
超声检测(UT)。
- QDP0103-2019:焊接绝热气瓶标准要求内胆与外壳间支撑件采用
304 不锈钢,压缩强度≥200MPa,线膨胀系数≤17×10⁻⁶/℃。
DOT
标准
- CFR
49 Part 178.345:运输用杜瓦瓶需通过 1.5 倍设计压力的水压试验,外表面涂覆反光涂层(太阳吸收率≤0.2)。
- DOT
4L:小容积杜瓦瓶(≤450L)需通过 - 196℃至 65℃的温度循环试验,累计 50
次后真空度下降≤10%。
NFPA
55:2021
- 要求杜瓦瓶储存区域设置防液堤,容积≥最大单罐容量的
110%,且与建筑物间距≥15m。
- 液氧杜瓦瓶需配备远程紧急切断阀,响应时间≤5
秒。
材料性能
- 内胆材料:5083-H321
铝合金在 - 196℃时抗拉强度≥380MPa,延伸率≥14%;奥氏体不锈钢(如 304L)需通过晶间腐蚀试验(GB/T 4334-2020)。
- 绝热材料:多层绝热(MLI)的有效导热系数≤5×10⁻⁴
W/(m・K),珠光砂需经 200℃干燥 4 小时处理。
结构设计
- 真空夹层:采用双真空密封结构,内层真空度≤10⁻³
Pa,外层真空度≤10⁻¹ Pa,配备真空规管实时监测。
- 支撑系统:轴向支撑采用玻璃钢(FRP)材料,压缩强度≥150MPa,径向支撑采用不锈钢波纹管,补偿温差变形量≥±5mm。
安全装置
- 安全阀:排量计算需满足
API RP 520 标准,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.1 倍,回座压力≥0.9 倍工作压力,材质需通过低温冲击试验(-196℃,冲击功≥27J)。
- 爆破片:设计爆破压力为工作压力的
1.25 倍,需在 - 196℃下进行爆破试验,偏差≤±5%。
型式试验
- 低温性能测试:充装液氮后静置
48 小时,日蒸发率(LHeq/D)≤0.03%(容积≥500L 时)。
- 真空寿命测试:在常温下放置
10 年,真空度上升幅度≤50%。
- 抗震试验:模拟地震烈度
8 度,加速度 0.2g,持续时间 30 秒,设备位移≤2mm。
医用领域
- T/CSBME
067—2023:要求生物样本储存用杜瓦瓶的口径≥315mm,配备温度监测系统(精度 ±0.5℃),并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(ISO
10993-5:2009)。
- 内胆表面需进行电解抛光(Ra≤0.2μm),防止细胞吸附。
运输场景
- TC
R0005-2011:移动式杜瓦瓶需通过 80km/h 的碰撞试验,冲击加速度≤50g,真空度下降≤20%。
- 配备
GPS 定位系统,实时监控运输路径和温度变化。
- 标准更新:ASME
BPVC 每年发布增补,GB/T 18442 系列最新版本为 2019 版,设计时需确认适用版本。
- 地区差异:出口欧盟需符合
CE 认证(EN 13458),北美需满足 ASME+DOT 双重认证,中国需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(TSG R0004)。
- 工艺控制:焊接后需进行应力消除处理(如
300℃×2 小时),避免低温脆化。
通过上述标准体系的综合应用,可确保液氮杜瓦瓶在
- 196℃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实际设计中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,参考最新版标准,并通过型式试验验证关键性能指标。